作者●紀坪/商周.com專欄作家一次在某大學擔任專題老師,分享如何用訪談法作專題,其中一組同學選定的題目頗有趣,是探討「手遊成癮」的議題,而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題目呢?「因為我們有一位組員是重症患者,所以特別有感。」同學們半開玩笑地說出了他們的研究動機….然而這樣的題目對同學而言,無論是題綱還是訪談對象的設計,都不太容易聚焦,該怎麼辦?很簡單,我建議他們,如果題綱及受訪者設計不出來,不如就先從自己的組員訪談起。首先,小組的4位同學,透過彼此的對話,先各別分享自己玩手遊的狀況,每天花多少時間在上面,以及其它如人際關係、戶外活動、課業表現等自我認知。接著,我跟同學一起開始半開玩笑地為「成癮」作分級,每天玩不到2小時的算「無症狀」,4小時的算「輕症」,6小時的算「重症」,8小時的算「絕症」,而成癮最嚴重的那位同學,不但每天花超過8小時的時間在手遊上,還荒廢了學業去打工,只為了支付每個月上萬元的手遊費用。藉由他們對自己的評估,去正視自己的狀況及問題,也可以開始設計出題綱及受訪者,試著去探討每天投入在手遊的時間,對一個人其他表現的影響有多大;成癮愈嚴重的,在課業及人際關係的表現上通常較差,甚至到相當不健康的程度。「癮」有時就是收獲力的來源但是,「癮」一定是不好的嗎?我認為那倒也未必。有人說,要作自己有興趣的事,才能培養出自己獨特的競爭力,所以要能對某些事情「上癮」,我認為一點也沒錯。事實上,我自己從小到大,也是有不少的「癮」,都是跟學業無關的。小學有集郵的癮,我可以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在整理及分類我所擁有的郵票,這培養了我鑑定品項及整理分類的習慣。中學有收集球員卡的癮,還特地去買專門的書籍來看,不停研究每位球員的數據及漲跌趨勢,這培養了我觀察數字的習慣。大學後熱衷於經營網拍,還特地上國外網站尋找商品,每天想著要如何去包裝及訂價,才能吸引買家願意用更高的價格下標,這培養了我從顧客角度思考的習慣。一直以來我都有打電動及看漫畫的癮,這看似只是在玩,其實卻也提供了我不少的收獲,一部好的作品,從角色安排、劇情鋪陳到美術設計,都是不少人反覆琢磨的結晶,只要能邊玩、邊學、邊思考,其實就能從中得到不少的啟發。而這一切,其實都對於我寫作工作頗具幫助,寫作需要邏輯、整理、鋪成,還要能從讀者角度思考,這些要素要透過刻意練習的方式去學,一定不簡單,然而過去學生時代的這些「癮」,卻是最渾然天成的資源,不用刻意練習就有了。「癮」要用來醞釀競爭力,而非剝奪競爭力所以,每天泡在自己有興趣的手遊世界裡,不就也不是什麼壞事嗎?不,事實上「癮」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良性的,一種是惡性的。所謂的「良性」,就是指一個人對某一件事情的熱衷或癖好,如看書、看漫畫、追劇、打球、收藏品、吃美食等等。而這樣的癮,是有機會形成個人獨特競爭力的,比如愛書人成了作家或書評,愛球人成了球員或球評,愛美食的成了美食部落客等。所謂的「惡性」,就是這個癮顯然無法提供什麼啟發,而且已經產生明顯負面的影響,且就算當事人自己清楚,卻擺脫不了,成了一種病態的癮,如酒癮、賭癮、或是像這位同學一樣,為了這個癮犧牲了其它更重要的事情,這樣的癮,其實就容易玩物喪志,變成剝奪一個人競爭力的惡性癮。「癮」真的並非全然是壞事,但一定得學會分辨良性與惡性,「癮」要用來醞釀競爭力,而非剝奪競爭力。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資本市場裡,只有有錢人才能耍任性!散戶被套牢,最忌諱一種心態※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論壇文章 當中日兩國和解的大風吹起 台灣呢? 准了「以核養綠」公投補件 向三位法官致敬 蔡總統又從工具箱裡掏出了台獨道具 姚文智爛還是民進黨差? 國瑜舞劍 意在「主席」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dubem1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