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跨界美髮產品在全球範圍內所獲得的成功,很顯然大大增強了 Dyson 想要更全方位地融入消費者生活的信心。而從Jake Dyson 公司併入的燈具業務,便是其最新的發展重點了。不久前 Dyson 在中國首發的Lightcycle,作為 James Dyson 名下的第一款燈,憑藉脫胎於原有CSYS 系列的改良設計,吸引到了不少的關注。 那麼,它有沒有希望像 Supersonic 那樣一炮而紅?到底值不值得高達 3,990 人民幣起(約 HK$4,550 / NT$17,900)的售價?筆者最近先收到檯燈款體驗了一段時間(另有 5,990 人民幣的落地燈款,但至今還未見過實物),感興趣的朋友就來聽聽看心得吧。外觀設計 在 Lightcycle 快件送到家裡的時候,筆者就大大吃了一驚。因為在 Dyson 辦公室初次見到這款產品時,筆者並沒試過用手去將這盞燈拿起,以致於在面對一個快 6kg 的大箱子時,第一反應竟有點手足無措(囧)。事後將 Lightcyle 本體加電源一起稱重,得到的結果是 4.1kg(燈 3.8kg,電源 0.3kg)。這拿在手上還是頗有份量的,所以說在家裡放定一個位置後沒事就別去移動它了。 Lightcyle 在出廠時並不是完全安裝好的,它跟之前的 CSYS 一樣,需要用戶打開包裝盒自己將燈臂、立桿、底座和電源四個部分組裝起來。不過好在這個步驟難度不高,甚至說不看說明書都能裝好。你要做的就是將立桿一頭插入底座中心,然後在底座另一面用圓片狀的卡扣旋緊固定,接著就是把電源一端的插頭塞進燈底。這幾件事做完後,只要將燈臂上帶磁性的接電頭對準立桿上相應的部分吸附上去。再把兩根桿子交叉點上方的滾輪沿彈簧方向稍稍上推,很輕鬆就能將燈臂嵌入到三點固定結構的中間了。另外,因為燈臂自身是對稱的,所以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來選擇燈頭朝向。 經過如此一番,便是大功告成,這時候 Lightcycle 的燈頭就已經可以在大約 20cm 到 70cm 高,半徑 50cm 的圓柱體範圍內進行三軸方向上的自由移動了。從這幾個數字裡,各位應該已經可以想像到 Lightcycle 的燈體非常「高大」。筆者家的床頭櫃有 60cm 寬,這在市面上已經屬於尺寸比較大的了。至少在個人眼中,Lightcycle 放在上面大小也只是剛剛好而已。所以若是給筆者選的話,書桌或是工作台可能會是它更合適的歸宿。 是說,會這麼認為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 Lightcycle 比較帶機械感的造型了。之前的 CSYS 已經讓不少人產生了實驗室器材的既視感,那除了燈頭外樣子變化不大的 Lightcycle,顯然也不一定會符合你對臥室燈具的定義。不過單論外觀的話,盡管 Jake 操刀的燈具並非 Dyson「本家」最拿手的氣流類產品,但設計的的水準依然很高。Lightcycle 看起來很是簡約、俐落,尤其在淺色調的環境中,銀白色的燈體會顯得十分協調。 比較有趣的是,Dyson 這次還在 Lightcycle 立桿靠近底端的地方,增加了一個支援 5V 1.2A 充電的 USB-C 插口。筆者自己是把它當成以備不時之需的功能來用,畢竟充電功率有限,而且插上線後也會影響到 Lightcycle 整體的極簡美感。Dyson 沒有選擇做無線充電,不知道是出於技術還是什麼其它原因。但不管怎麼說,照現在的市場趨勢來看,下一代產品出來的時候,手機直接放上底座估計就可以直接充電了吧?操控感受 如前文所說,Lightcycle 的燈頭可以在一個相當大的圓柱體範圍內自由活動。能實現這樣的效果,靠的是自 CSYS 時代便已經成型的 3 Axis Glide 系統。它是由正反裝有 6 顆滾輪的滑片、牽引帶及配重塊三部分組成。其中滑片一側的三顆滾輪負責固定燈臂及其在 X 軸上的移動,另一側的三顆則是夾在立桿左右,配合透過牽引帶跟滑片連在一起的配重塊,讓滑片(即燈臂)在 Y 軸上升降到任意位置停下時都能保持靜止。 在這套系統中,燈頭在移動時擁有相當高的自由度和精準性,這一點對諸如畫圖、做手工等桌面作業都至關重要。而在調整燈頭位置的過程中,滾輪產生的阻尼感不算強,但燈頭都是放手即停,不會煞不住車,而且滑動時也沒什麼太大的噪音。需要注意的是,Lightcycle 的燈頭是不能扭動的,光只能往下打,沒法隨意調整方向。這說不定是 Dyson 刻意為之,但筆者認為可能性更大的因素,還是燈臂內降低 LED 溫度所用熱管的彎曲形構造。 說到這個熱管,也是跟 CSYS 一脈相承。它本身是真空密封,藏在裡面的水滴在燈亮後能實現液冷的效果。具體來說,每當開燈之後,LED 生成的熱量會把水滴變成蒸氣。接著蒸氣會在壓力差的作用下,一路沿著銅管移動到冷卻區。在那裡蒸氣會冷凝變回水滴,接著再回到 LED 那一頭。如此週而復始,便形成了一套循環的散熱方案。憑藉這項技術,Dyson 相信自家的 LED 燈會擁有比別家產品更長的壽命。而 Lightcycle 還在 CSYS 的基礎上加大了熱管的內徑,所以官方估算的使用時長,也從之前的 40 年增加到了 60 年(在 27 到 31 攝氏度的環境中,以每日使用 8 小時計)。 在散熱時 Lightcycle 的這根銅管外壁溫度能達到 50 多度,直接碰觸管子表面還是會微微有些燙手。所以在轉動燈臂的時候,最好是盡量避免手指碰到頂部裸露出熱管的地方。另外在平日裡不用開燈的時候,也要記得定期對熱管露出來的部分進行清潔。因為這條細槽還是挺容易積灰的,沒事用刷子刷兩下或是乾脆拿Dyson 的吸塵器來吸(會買這燈的家裡多半都有吧...),這樣對保持散熱效率會比較有幫助。 Lightcycle 上的控制鍵都集中在燈頭的位置,從下往上可以看到位於底部的三顆 Auto 模式、運動探測和日光追蹤按鈕(長按運動探測鈕還可以開關藍牙)。它們對應的功能好用與否我們到下一部分細說,這裡只談按鈕本身的使用感受。以按壓面積來說,三者其實已經夠大。但因為按鈕會略有點緊,所以按的時候往往需要用手捏住燈臂上下發力才行。每顆按鈕靠近燈頭的一端,都設有一個小小的指示燈。想看它們是否亮起,就得要保證燈臂底面位於你的視線之上。這聽上去沒什麼,但實際使用中有時會需要你先多做一個抬高燈臂的動作。筆者自己是傾向於把指示燈搬到燈頭的側面啦,至於 Dyson 現在的設計,個人推測可能是希望避免哪怕一點點的側面燈光對使用者造成的視覺干擾吧。 同時在燈頭頂部,還設有開關鍵和兩個分別用來控制亮度跟色溫的觸控條。觸控條對滑觸的反應非常靈敏,基本上手指只要輕輕在表面撫過,燈光就會做出對應的改變。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高靈敏度,筆者在轉動燈頭或是按下方按鈕時,偶爾也會因為不小心的碰觸而引發誤操作。另外由於這觸控條只是微微高起的兩根細線,摸上去反饋的實感並不強。有時可能會要重複操作幾次,心裡才能確信自己已經摸準了位置(尤其是要調節到極限值的時候總怕手指沒滑到頭)。 當然囉,如果你想要消除這種不安心的感覺,其實也大可直接進到手機端的 Dyson Link app 內進行操作。在軟體中你可以看到即時的亮度和色溫,並對其進行精度更高的調整。燈臂下面三顆按鈕對應的選項也都有,日光追踪的地區也是在這裡設定。另外在 Dyson Link 中你也可以選擇學習工作、放鬆、精準等預設模式,或者自己輸入偏好的亮度及色溫保存下來方便以後使用。 比較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Dyson 雖然在發表 Lightcyle 的同時也公佈了對Amazon Echo 和天貓精靈的支援,但卻將自家的燈具排除在了語音助理的適用範圍之外。這個決定不得不說很令人費解,而且 Lightcyle 是不帶 Wi-Fi 機能的,也就意味著後續的軟體更新多半也是不會補上這項特性了。光照表現 Lightcycle 的燈頭內,配備了三顆冷光加三顆暖光 LED 燈珠。官方給出的亮度範圍是 100Lx 至 1,000Lx(增強模式下可連續 20 分鐘再飆高一級亮度),色溫則在 2,700K 到 6,500K。透過燈上的觸控條你可以進行一個大致的調節,如果想要精確到某個數值,就必須去 app 內進行設定。不過要注意的是,app 內的調節 UI 也是一個撥桿的形式,筆者手測下來最小的調整量分別是 1Lx 和 3K。個人是希望 Dyson 能在未來的新版本軟體中,加入手動輸入數字的選項啦。 當然,筆者也對 Lightcycle 的照度進行了測量。測試時 Lightcycle 的亮度被調至 1,000Lx,同時燈頭高度設定在燈體半高的 35cm(個人也比較習慣調到這麼高)。在半徑為 30cm 和 50cm 的半圓範圍內,多個角度、距離上測量得到的結果如下。從中可以看到,因為燈珠是以環形緊密排佈的關係,這款台燈在相對較近範圍內的照度是非常足的,打光也還算比較均勻。雖然光擴散的範圍不能算很大,但靈活的燈臂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 除此之外,因為燈珠周圍的七邊形反光壁還用了一層柔光膜分離,這就讓燈頭形成了單一圓形光源的效果。這樣子的好處是在燈光下面照出來的影子輪廓會比較柔,可以盡量減少陰影干擾,在寫字、畫圖的時候是非常有用的。而反光壁外圈形成的「燈罩」,也大大降低了眩光出現的概率。加上燈臂高度可調,反正筆者自己在評測期間眼睛是從沒被刺到過。另外,Lightcycle 在高亮度下符合 IEEE 的低頻閃標準,調到極低亮度用相機是能拍到一些頻閃,不過包括筆者在內試了好幾個人,並未發現有明顯的視力疲勞情況發生。 按照官方說法,Lightcycle 的顯色指數超過了 90Ra,而這已經是可以用來檢查、校正色彩的水準了。筆者將同樣的物品放在正午陽光和開啟了精準模式(4,600K,1,000Lx)的 Lightcycle 下,以肉眼看和相機拍的結果進行了大致對比,燈下顯示的色彩確實是比較準的。測試期間筆者一位自己做時裝設計的朋友恰好到訪,時常需要在燈下看不同顏色布料的她,對這麼一款產品表達了不小的興趣。 至於前文提到三顆按鈕對應的三項功能,其中最左邊的 Auto 就如名字所示,會讓 Lightcycle 依照環境光感應器測得的結果來自動為你調節合適的色溫和亮度,以保證燈周圍的區域光照盡量統一。而中間的按鈕對應的則是移動感知,開啟之後燈會用紅外線感應器來探測周圍(人或動物,可能還有機器人?)的運動。當你靠近燈時,燈就會自動亮起,離開兩分鐘後,它就會自動熄滅了。 最後來說說主打的賣點日光追蹤,在開啟後 Lightcycle 可以依照你在 app 內設定的城市和位置,來自動模擬出最匹配該地即時日光的亮度和色溫。具體使用時,在日出到日落的過程中,燈發出來的光會經歷一個色溫由暖到冷再到暖,亮度由暗到亮再到暗的變化。Dyson 認為這項功能可以讓燈光更符合人體的生物鐘,使你哪怕在陰沈的雨天也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筆者自己在使用時,最喜歡的是傍晚開燈,看到那種夕陽一般的暖暖燈光。但枕邊留一盞燈睡覺就實在是沒法習慣,所以很遺憾,也就沒有被「陽光」自然叫醒的機會了... 對了,如果你日光追蹤和 Auto 都不開的話,Lightcycle 是有記憶功能的,每次開燈都會自動恢復成關燈前的狀態。結語 Dyson 自己給 Lightcycle 的歸類還是 task light,這點跟其原型,很長時間內都是為企業市場而設的 CSYS 是一樣的。在它身上,你仍能發現較強的工作屬性,主推的日光追蹤雖然兼顧到了偏家居的使用場景,但產品本質上還是 CSYS 的升級。所以在一開頭,筆者就說它更適合的地方還是書房或者工作室,在這樣的環境中其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 當然,這個價值在不少人眼中估計是到不了 3,990 人民幣那麼高。但從筆者自己收到的反饋,以及 Dyson 在中國大陸馬不停蹄更新燈具產品線的舉動來看,願意為 Lightcycle 設計跟功能性買單的實際上也大有人在。其實個人更好奇的,是 Dyson 接下來會不會再從頭打造一款完完全全以家居場景為主要考量的全新燈具啦。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dubem19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